首頁 佛說無常經( 17 ) 知見的重要性:為何破見比破戒更可怕?【見仁法師】

佛說無常經( 17 ) 知見的重要性:為何破見比破戒更可怕?【見仁法師】

by Jianjen Shih

• 禪定與智慧的修持: 開示的核心是關於修持禪定波羅蜜,強調禪定必須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,並與智慧結合,才能真正斷除煩惱,成就聖道。與外道禪定的最大區別在於佛法強調持戒的重要性。

• 聖人與仙人的區別: 闡述了佛法中聖人(阿羅漢、緣覺、菩薩、佛)與仙人的差異。仙人雖有神通,但仍在三界中,未能真正漏盡煩惱,故不被視為聖人。聖人的標準首先在於斷除見思惑,成就不同果位。

• 菩薩的慈悲與度眾生: 強調菩薩發大菩提心,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,不捨棄任何眾生。菩薩需要學習各種法門(包括世間法),以方便度化不同根器的眾生。

• 世間法與佛法的關係: 「世間法不執著就是佛法」,認為世間法若能善用且不執著,也能利益自己和他人,亦是佛法。菩薩能夠運用六塵(色聲香味觸法)來度化眾生,而凡夫則容易被六塵所迷惑。

• 知見的重要性:正見是正因,是修行的第一步。錯誤的知見會導致修行上的偏差,甚至墮入惡道。

• 修行的增上慢與邪見: 提醒修行者要避免增上慢,即誤以為自己已證得涅槃,「未證謂證」。並以四禪增上慢比丘墮入阿鼻地獄的公案為例,說明邪見的危害。寧可破戒,不可破見,否則將背離正道。

• 離欲、除蓋與專注一心: 修習禪定時需要遠離五欲(財色名食睡)和五蓋(貪愛、瞋恚、昏沉睡眠、掉舉惡作、疑)。並需將心專注於一處,以達到禪定的境界。

• 亂、定相一故,不取亂相,不取定相: 解釋了禪定修持中,「不取亂相,亦不取禪定相」的道理,強調菩薩以智慧觀照諸法空性,離亂定二相,不落兩邊。

-
00:00
00:00
Update Required Flash plugin
-
00:00
00:00